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周婷)金秋时节,走进徐州经开区徐庄镇龙田村,占地300余亩的现代葡萄园内,一串串翠绿色的葡萄长势喜人,几名工人穿梭在葡萄园内正在采摘。
葡萄园的主人陆阳是一名90后大学生,怀着扎根家乡,立足创业的信念,放弃在大城市的稳定工作,回乡种起了葡萄。几年时间,荒田荒地变成了果香四溢的葡萄园,2019年,陆阳入选江苏省“新农菁英”人才库,今年年初,在徐庄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陆阳又流转了600余亩土地,计划打造千亩高品质葡萄园。
做实人才文章 培养振兴头雁
“我们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乡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提供‘一揽子’服务,通过奖补政策鼓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徐庄镇党委书记刘雷求贤若渴。
为做实人才文章,徐庄镇建立“三乡工程”人才信息库,重点培养“领头雁、经纪人、农创客、土专家、新农民”5支队伍,截至目前,已调整使用村支部书记(领头雁)13名,组建农村经纪人和土专家队伍200余人,吸引返乡青年创业36人,开展职业农民培训1200人次,通过政策上的扶持,让农民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让新型农民成为体面的群体,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徐庄,像陆阳这样返乡创业,投身农业的人才越来越多。来安村村民王小随原本是徐庄镇来安村菌菇产业园的一名普通工人,参加过系统化的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后,王小随开始尝试独立承包大棚种鸡腿菇。今年4月,借着徐庄镇实施“三乡工程”的东风,王小随注册成立了徐州千菇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又雇了几名乡亲做帮手,菌菇事业逐步驶入“快车道”。
绘就绿色画卷 吸引资本兴乡
青山倒映,绿水环绕,樱桃飘香,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圣人窝村于山谷无声中彰显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就在数年前,圣人窝村还只是一个偏僻的贫穷山村,破败的民居十室九空,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幼在家留守,抛荒的山地里杂草丛生,大片的樱桃果树无人打理。现在圣人窝村火了,圣人窝樱樱桃采摘节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创造农旅经济500余万元。
圣人窝村的变化是徐庄镇深化“凤还巢”工程成果的缩影。通过发挥乡情亲情优势,徐庄镇鼓励引导热爱家乡、有一定经济实力或专业知识技能的徐庄或周边籍在外人士回村投资兴业、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建设。
正是在这样的“招贤令”下,已经在东北地区深耕农业多年的张兆龙回到徐庄投资成立了徐州圣人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看中了圣人窝村的土地和果树资源。徐庄镇政府按照1:1的配比帮助他租赁土地1800亩,果树6000余棵,建立起圣人窝樱桃采摘园。张兆龙介绍说,园区内90%的员工均来自周边村庄,目前,园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惠及1000余人。圣人窝樱桃的品牌效应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到樱桃种植中,同时开展农家乐、采摘等多项服务,捧起了农业旅游的“金饭碗”。
盘活闲置土地 唤醒沉睡资源
“旅游饭“带动起的农家乐产业,盘活了圣人窝村的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为进一步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自去年以来,徐庄镇盘活闲置农房98套,通过公共治理整理低效用地厂房1.2万平方米,工矿废弃地复垦1160亩,腾出项目用地空间2704亩,开办各类创业项目32个,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000余人,全镇22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今年,徐庄镇各村闲置资源在江苏省农村产权平台的累计成交金额达82.32万元。
“我们将‘三乡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旅发展、农业现代化深度结合,鼓励有实力、有眼光、有情怀的企业来徐庄投资兴业。”刘雷表示徐庄镇将“三乡工程”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明确“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加快农业要素“集聚”、科技“集成”、经营“集约”,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一篇:中国首富广东和浙江占据一半,从这三方面比较
下一篇:“阿克苏苹果”是苹果界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