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中国水土保持1992.7努力把水土流失区改造成为经济作物区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现辖六县一区二市,人口591.?l万人;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866平方公里,耕地15.1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25公顷。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开发利用早,经济活动频繁,加上雨量多且雨季集中,因此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32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已刻不容缓。因此,市委、市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基础产业来抓,开展了大规模治山治水活动,并把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恢复了市、县水土保持机构,增加编制33人。市长林大穆还在南安县仑仓严重流失区建立多树种、高密度治理示范点。市里多次召开会议,发布了两个通告,主要领导亲自抓水土保持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定期视察,听取汇报,作出决议,把预防、保护和监督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开发利用·山地相结合,在保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把水土流失区改造成为经济作物区,为发展生产,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开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十年来,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万公顷,其中封禁治理8.23万公顷,采取综合措施强化治理2.88万公顷。·现在,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已逐步得到控制,治理区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正在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明显。我们主要是做到了五个结合:··(一)因地制宜,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和流失状况,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常绿乔木杨梅,具有冠幅大、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和适应性均强、易栽培的特点,且生长快、寿命长,果实易加工、销路广,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兼优的水土保持优良果树。我们首先在南安、晋江、安溪县和鲤城区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种植,获得了成功,深受群众欢迎,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进而在全市推广,现全市已种植5420公顷,仅南安县美林镇就种植933公顷。种植杨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5832吨降到184吨,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累计产值达42万多元。此外,还根据流失区的不同立地条件和群众意愿,推广种植余甘、柑桔、龙眼、桃、李等果树。全市共种植水土保持果树1.68万公顷,占强化治理面积的58.4%,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年直接经济收入500多万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态、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明显。(二)双管齐下,檀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和坡度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以尽快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一般25度以下坡地修筑梯田(或台地),25度以上坡地开鱼鳞坑挖大穴,侵蚀沟或崩岗分级砌筑土石谷坊;然后再按立地条件配置植物措施,以尽快覆盖地表,保护工程措施,使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作用互补,相得益彰。十年来。全市修筑梯田(台地)5200公顷,开挖鱼鳞坑种果树1.15万公顷;砌筑1654座谷坊,治理8l处崩岗和314条侵蚀沟。水●R1●春县狮峰村采用“上截、下堵、内外绿化”的办法治理崩岗,即在崩岗边缘修地埂、挖排水沟,在崩岗口砌筑土石谷坊,在崩岗内种植麻竹,在崩岗周围的山坡上造林种果。该村共砌筑55座谷坊,种植麻竹1.8万多丛,造林12'7公顷,修梯田种茶果59.]公顷,进行治理的27处崩岗已全部得到控制,覆盖率达85》《以上,年收入16万多元,人均77.9元。(三)从长计议,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在抓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以保证长期效益的同时,我们狠抓梯田套种花生、黄豆、黄花菜、菠萝、桃、李等短、中期经济作物,这样既能尽快覆盖地表’,控制水土流失,又能使治理者从治理当年起,年年有直接的经济收入,增强治理和管理的信心。同时还利用梯田埂、边坡地、空隙地种植小叶猪屎豆、印尼绿豆、无刺含羞草等豆科植物,把绿肥和秸秆回田,以地养地,以小肥换大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南安县杨美村在52公顷新植龙眼梯田中套种花生、黄豆、西瓜和小叶猪屎豆等,形成了长、中、短,高、中、矮立体布局,不仅覆盖了地表,减轻水土流失,而且促进了龙眼生长,年增加收入16万多元,今后可获得更大的长期效益。(四)落实责任制,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我们注重落实责任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加投入,加强管护,提高综合效益。主要形式有:1.联合体或专业户承包治理,谁治理、淮经营、谁得益,允许继承和转让,并办理公证手续,从法律上给予保护;2.村经联社统一治理,由专业户分户管理,签订合同,收益比例分成或定额上缴。从而明确责、权、利,治、管、用,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同时,坚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普及和提高群众的科学技术,进行科学治理,综合治理,达到早出效益,出高效益;另一方面及时帮助解决好种子、苗木、肥料及产品加工与销路,让群众看到治理水土流失不仅造福于社会,而且得利于自己,是农民的致富之道。1991年全市群众投入治理资金达188.2万元,投工120万工日,是国家投入100万元的1.9倍。鲤城区上村村民杨金聪,1984年利用办汽车配件厂的利润20万元承包治理水土流失山地25.2公顷,种植龙眼、杨梅、余甘等果树,1991年果树收入6.5万元。!(五)依法管理,预防和治理相结合多年来,我们把依靠法规制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坚持把水土保持有关法规列入普法和执法大检查的重要内容,运用报纸、电视、广播、墙报栏、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规,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树立保护水土资源人人有责、破坏水土资源法所不容的思想。同时建立了市、县(区)水土保持监督站,增加人员编制,配备监督车,全市80个重点乡镇建立了水土保持管理站,已配备专职人员65人,兼职人员238人,逐步形成市、县、乡监督网络。市政府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我市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先后发布了《关于在开荒、采石、采矿及基本建设中必须做好水土保持的通告》和喀关于加强开山采石管理,做好水土保持通告》,各县(区、市)、乡(镇)也都相应作出规定或以乡规民约作为执法的行政措施。在此基础上,从抓重点乡(镇)、重点项目入手,查处严重的违法案件,建立审批制度。198'7年以来,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9453个,查处违章行为5584起,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77.67万元,使全市新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984年前年均3420公顷下降到现在的833伞顷。目前,水上流失区的乡(镇)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审批、管理、监督制度,许多建设单位成为开采、保护、治理同步进行的典型。我们还采取大规模的封山育林育草措施,同时开展节能开源工作,推广省柴灶,以煤(电、沼气)代柴,建立供煤点,减少了对植被的索取量。安溪县建立94个供煤点,既解决了37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用煤,又促进封山育林育草9.07万公顷。.82.
文章来源:《果树资源学报》 网址: http://www.gszyxb.cn/qikandaodu/2021/0219/613.html
上一篇:福建古代农业经济作物(续)
下一篇:茶翅椿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果树资源学报投稿 | 果树资源学报编辑部| 果树资源学报版面费 | 果树资源学报论文发表 | 果树资源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果树资源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